11月11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演講中表示,今年我國糧食豐收已成定局,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據介紹,“十三五”以來,中國糧食連年豐收,產量一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穩定在470公斤左右,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安全標準線。中國糧食安全形勢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而糧食安全少不了水稻的功勞。中研普華產業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水稻種植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稻谷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最大、單產最高、總產最多,在糧食生產和消費中歷來居于主導地位。在過去30年中,稻谷種植面積占我國糧食種植總面積的30%左右。
2019年,在全國五大類型鹽堿地區,共種植海水稻材料近兩萬畝。今年金秋十月,全國多地也傳來海水稻豐收的喜訊。
加強海水稻的研究與推廣應用,不僅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保障我國口糧絕對安全,還對實現我國“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和確保“中國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和擴大我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事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關注海水稻,參與到海水稻事業中,中國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