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考察調研時強調,土地資源是很寶貴的,抗鹽堿作物發展起來對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義的,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也能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而濟南有一家公司,就有個在黃河灘區上進行鹽堿地改良,重振黃河大米的夢想。這家公司就是位于濟南平陰的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中華拓荒人計劃”發起人之一的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直積極參與推廣該計劃,通過整合社會各界資源的影響力,傳遞稻作改良鹽堿地的重大意義。
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日輝告訴記者,歷史上黃河兩岸一直有水稻種植,黃河大米也是名聲在外。但黃河大米的耕作方式比較落后,面臨土壤退化和次生鹽堿化的問題。希望通過海水稻技術推廣與應用,對黃河口土地進行生態修復,使荒地變良田,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現黃河兩岸的生態美景,重振黃河大米。同時,他們也一直致力于搭建和完善數字化種植基地,可實現農產品從種植到消費者全流程的可視化追溯及在線監控、數據分析,提升農產品品質。通過科技創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未來為消費者帶去優質、安全的黃河大米。